风光自在人心处

拯救我可怜的成片率

基督和罪女-瓦·波列诺夫

波列诺夫同属俄罗斯巡回画派的画家(这个画派的主张从当时的时代看,真是让人感动:让俄罗斯了解俄罗斯的艺术)。

画面描绘的是熟知的圣经故事:基督在传教到某个城市时,碰到当地人要求用石刑处死一个被发现有通奸罪的女子。然后基督说,你们中没有犯过罪的人可以扔出第一块石头。于是没有一个人敢扔出第一块石头。画面上正是描绘了基督在和当地人力争的场景。处于画面正中间,最光辉部分的是基督。他的动作仿佛在向左下方的人说,你们都是无罪的吗?左上方是依旧平和的生活。基督的眼神是正直的,是正义的。


为什么要放这个画呢?因为最近有个社会热点的评论看的让我挺唏嘘的。重庆公交的事实真相视频公开之后,有人评论雪崩时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。认为说是同一辆列车的人没有劝阻,放任司机和主犯争吵,最后导致这个悲剧。

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,刚好在回顾国博的画,就想到这幅《基督和罪女》了。

现在被广泛相传的话,其实很多是被曲解了意思。典型的圣经中”eye for eye tooth for tooth“,中文翻译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,现在常被用于说自己的利益/身体被伤害了,一定要报复回来。但其实圣经原文的意思是-损伤和报复一定是要相称的,eye only for eye, tooth only for tooth——被打了眼绝对不可对对方报复眼以上的伤害——only、限制、自制才是关键,罪惩相称。

先不论录像上仅仅显示了那么几分钟的经过,其他乘客的行为没有完全展示,谁知道他们有没有劝阻?肇事者实际对方向盘发生影响也就1-2分钟的时间,乘客来得及吗?事实未知的情况下去做这个道德判定也未免太轻率了。

退一万步,就算乘客没有劝阻,没有劝阻&付出生命和几个家庭的幸福的这个代价也并不相称。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路边没有理会的争吵还少吗?将事情的结果简单归于惩罚,不考虑罪惩相称是很简单的事情,但是实际并不这样。

基督说,没有罪的人可以去惩罚她。在生活中无视过争吵,无视过不公平,无视过权力/权威欺压的人,大概都没有资格去责怪车中的乘客。既然我们都不是无罪,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立场去责怪他们呢?

再说”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“这个话本来是用来分析社会责任会因为人数的增多,带来个人责任感的稀薄化——可以用来解释联系的普遍性、教育我们应当自觉承担社会道德责任,而不是应该推卸责任。道德从来都是律己的,用这个来苛责别人是不是不太合适呢?

评论

© Annie | Powered by LOFTER